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73年前的今天,不要忘了是什么日子?!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5日 浏览量:761

今天(10月25日)

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

 17edd167988e365bc9af9099920390f(1)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1950年10月19日

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彭德怀的率领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赶赴朝鲜战场

10月25日

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b003f449008a58ffd74e58b51a5f0c8


c616f0c3d6d46288ca68363b99964aa

 

从1950年10月25日

到1951年6月10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发起

五次大规模战役

五战五捷

共歼敌23万余人

从根本上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形势

 

883ee076436a18a8a63bf24c9b87c3d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欢庆战斗胜利。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终于 

历时2年零9个月

134起重要战役和战斗

我们的“小米加步枪”

打败了“飞机加大炮”

 

美军被赶至“三八线”以南

被 迫于1953年7月27日

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561a0701beb56cccd52b73342a5767a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现场使用的文具。石丞 摄

 

新中国打出国威

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

就此洗刷!

  

西方侵略者

几百年来

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

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

是一去不复返了!

fec0c1d2d58546b9235704c76c1b1e2

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内。于海洋 摄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

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

志愿军战士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据统计

志愿军共有英雄、模范410余人

特等功臣231人

其中获得“特级英雄”称号的有两位:

黄继光、杨根思

他们同时也是特等功臣

 

永志不忘

那些“zui可爱的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两年多的时间里

无数战士牺牲宝贵的生命

永远长眠在那片异国的土地上

他们是zui可爱的人

他们的故事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他在火中沉默如石

全身只有插入泥土的双手没被烧焦

他就是邱少云烈士

1952年10月11日

一次潜伏任务中

敌军的燃烧弹在邱少云附近爆炸

他的身体被引燃了

 

为了不暴露目标

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

和攻击任务的完成

他忍着剧痛一动不动地趴着

两只手深深地抠进泥土里……

 

火足足烧了三十多分钟

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焚身的痛苦

壮烈牺牲

0ab4b4dc93195df06635d9aec3c48c4

 

他是毛泽东主席的长子

被彭德怀称为

“我们志愿军的第 一个志愿兵”

他就是毛岸英烈士

 

1950年10月初

当毛岸英得知

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将开赴朝鲜时

他向彭德怀主动请缨

要求参军上战场

彭德怀后来称毛岸英为

我们志愿军的第 一个志愿兵

1950年11月25日上午

时任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

兼俄语翻译的毛岸英

正在朝鲜北部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里

紧张工作

突然有4架敌机袭来

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作战室木屋瞬间成了一片火海

毛岸英壮烈牺牲

d4b02c0c1ba4b1aec5b36f12924c944

 

他抱紧炸药包冲向敌群

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他就是杨根思烈士

 

1950年11月29日黄昏

一直坚守小高岭阵地的杨根思

正在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

就在敌人蜂拥而上、爬向山顶的危急时刻

杨根思毅然抱起

仅有的一个炸药包向敌人冲去

 

他神色凛然地拉响导火索

与40多个敌人一同消失在火海之中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杨根思用生命

诠释了生前立下的誓言

——“人在阵地在”

 

46c556447ddade989f22f2301386ee2


危急时刻

他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孔

他就是黄继光烈士

 

1952年10月

在上甘岭战役中

黄继光、吴三羊、肖登良

三名通信员为夺回阵地

组成爆破小组去炸敌人的地堡

 

黄继光的手雷用完时

地堡只被炸塌了一角

在敌人的疯狂扫射下

黄继光爬到地堡一侧

用胳膊奋力撑起身体

左手抓住地堡旁的麻包……

他用自己的胸膛

死死堵住敌人的机枪孔

壮烈牺牲,年仅21岁


09c1931e1a4db14f7dc9e42ae59ea85

 

在残酷的战场上

他留下满是温情的记忆

他就是李征明烈士

 

在从抗美援朝战场

飞回祖国的众多家书中

志愿军战士李征明的家书

显得与众不同

因担心年龄小的妹妹看不懂字

他总是在信中图文并茂

 

WPS动图制作


1953年4月

朝鲜半岛的春天已经到来

在战斗间隙

李征明给家人写下一封信:

 

“我在朝鲜一定争取立功

给祖国增光”

1953年6月23日

李征明在上甘岭壮烈牺牲

李征明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

但他家书字里行间

对亲人和祖国的深爱从未褪色

 

939343fb4b23312214b268f57b7f741


这些数字

我们不能忘、不敢忘

 

73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志愿军

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

跨过鸭绿江

打响了赴朝后的第 一场战役

在这场持续了约两年零九个月的残酷战争中

志愿军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

捍卫了正义,换来了和平

 

dbd0656fef51ce07828a26675ad0729(1)


5c8f8f6ee4382923a8cb702b78e5da4(1)


dac3cb46ce9621057efcaff4feef6d5(1)


7e98bb802bd8650f26fdabb5ff4654e(1)


474ae33280c47420ecf3aa66f76b45f(1)


c4ca72c9050e41d6fa232eb2638b60f(1)


efbcfd3f731cd85649df0199cf93797(1)


c14d36d5e7eeef9bc733de342caa613(1)


“军人的鲜血

要洒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现在咱们的国家强大了

生活越来越好

可是越好的生活

我越想你们啊”

这份思念来自一位老战士

也是千千万万志愿军家庭心底的呼唤

 

WPS动图制作(1)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

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

做出贡献的人民”

WPS动图制作(2)

红色玻璃幕墙上镌刻着抗美援朝英烈模范的姓名。(总台央视记者王 策拍摄)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

今天的我们

都不应忘记那些历史

不能忘记那些在战争中

甘洒热血、舍生取义的英烈们

2014年以来

 

累计共有913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息

2023年4月14日

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

“我们这五年”新闻发布会

将继续组织实施

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交接迎回安葬活动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

今天的我们

都不应忘记那些历史

不能忘记那些在战争中

甘洒热血、舍生取义的英烈们

2014年以来

 

累计共有913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息

2023年4月14日

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

“我们这五年”新闻发布会

将继续组织实施

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交接迎回安葬活动

 

抗美援朝战争

是一场用英雄气概打赢的伟大战争

这一战

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这一战

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这一战

再次证明正义必胜和平必胜

 

红旗漫卷,浴血荣光

英雄从未远去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向那场伟大的胜利致敬!

33.webp

相关推荐 recommend
创新驱动 智慧引 领┃中威集团荣获“第七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并被授予“ZUI佳协作单位”荣誉称号
近日,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 领未来”为主题,汇聚国家部委有关领导、院士专家、各地设备管理协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大中型企业代表等约1300名嘉宾,共话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的新趋势、新机遇、新动能,旨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中威集团研发的“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无人操作智慧化改造项目”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性与设备智能化,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并被授予“ZUI佳协作单位”荣誉称号,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该项目依托前沿智能化技术,实现了起重机远程操作与自动运行,有效降低了员工安全风险与劳动强度;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精细化管控水平,构建起“人机协同、智能高 效”的新型生产模式。目前,该技术已在陕西煤化工集团神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为起重设备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校企合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是中威前进的助推剂。中威集团历来重视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目前,公司在技术研发领域成果丰硕,已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田海威、白朝凯、朱东坡等多人荣获省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中威集团技术创新的雄厚实力,也体现了中威人在推动起重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积极贡献。未来,中威集团将会以卓 越的技术成果、强劲的转化能力、 更多的担当作为,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文字丨许明参图片丨中威集团审核丨许明参
“蒸”战高温 zui“燃”守护┃新疆中泰化学托克逊能化公司设备运维项目热战正酣
七月的新疆吐鲁番,正被热浪裹挟。连日来,当地气温飙升至40度以上,地面温度更是接近70度,暑气蒸腾中,树上的枝叶失去了往日的青翠与挺拔,无力的垂向地面,毒辣的阳光晒得人皮肤疼痛。然而,在这片“火炉”之地,中威集团新疆中泰化学托克逊能化公司电石分公司设备设施运维项目的施工人员,在项目负责人郝琪和牛世鑫的带领下,用辛勤和汗水,用坚守与担当,为设备正常运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走进生产车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炎热天气与机械运作产生的热量相互交织,在通风不畅的空间里,闷热感愈发强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放眼望去,施工人员正在全神贯注地作业,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流进了他们的口鼻,模糊了他们的双眼,可他们只是随手一抹,便又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四射的焊花里,透过工人师傅的防护面罩,能看到汗水浸红的脸庞和坚定执着的眼神。每一道焊缝,都平整光滑,好像是精美的艺术珍品;每一项检修,都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的细微环节;每一次安装,都分毫不差,展现出高超的专 业水准。高温,丝毫没有消磨他们的工作热情,更没有影响到工作的质量。他们用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生动地诠释着中威集团“诚信为本,质量为先”的施工理念。 “越是高温,越要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我们的运维服务就越不能松懈。”项目负责人郝琪边说边抹了把额头密集的汗珠。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团队的责任与担当。在他们看来,高温下的坚守不仅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个人优 秀品质体现,更是对企业生产的郑重承诺。 为保障工人师傅们的身心健康,项目部早已做好充分准备。除了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外,还贴心准备了藿香正气颗粒、清凉油、医药箱、茶水、绿豆水、哈密瓜等防暑物资,并制定了完善的防暑应急预案。“每天上岗前,防暑用品都会分发到每个人手里,遇到不适随时就能休息,我们心里感觉很踏实!”工人师傅们的话语中,透着对领导关怀的认可与感动。 烈日当空,热浪灼人,但中威运维团队的身影,在高温中愈发清晰。他们用汗水浇灌责任,用坚守保障生产,在“火炉”般的环境中,书写着运维岗位上的不凡篇章。他们,是高温下zui美的劳动者!他们,是生产中zui强的守护者!他们,是新时代zui可爱的人!文字丨许明参图片丨项目部审核丨许明参
精工细琢 步履铿锵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保温油漆项目纪实
在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成都,我们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到龙泉驿区洛带镇松桥村的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现场,中威集团承接的保温油漆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在这里,每一位工人师傅都秉持着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施工细节。保温区域内,一层层保温棉像暖被样铺设规整、紧密相连,一张张外护板如鱼鳞般严丝合缝、次第相间。油漆作业区,师傅们根据现场空间巧妙布局,遵循作业方案精心施工,除锈、刷漆等工序一丝不苟,劳保、工具等用品一应俱全,在工人师傅的挥动下,小小的漆刷仿佛像施了魔法一般,让原本暗淡的设备钢构焕发出生机与亮丽。放眼整个作业区,一切有条不紊,一片紧凑繁忙,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威集团一直坚守“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施工理念,这也是万三项目部每一位参建人员的初心所在。自承接该工程以来,项目部全体人员为保证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质量、把控节点进度,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广泛汇集管理人员和工人师傅的合理化建议,精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他们以放大镜般的敬业精神,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力求让工程质量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岁月的洗礼。施工期间,项目负责人常建设始终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视为重中之重。在每次的班前会议上,常建设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调安全是天,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提醒大家在登高和临边作业时,必须做好周全的安全防护措施,把生命安全放在第 一位,温情提示大家,工作的目的是让生活更加美好,而绝非是给亲人带来痛苦。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项目部还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认真做好入场人员的安全交底工作,并不断完善安全设施的配备,对于不合格、有破损或其他不宜继续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防护用品,及时予以更换,切实保证施工安全,全力打造平安工地。在该项目中,中威集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参建人员纷纷表示,一定要以精湛的施工工艺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项目的早日完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全体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必将成为蓉城大地上一座崭新的能源丰碑!文字丨许明参图片丨中威集团审核丨许明参
展企业家风采 赋能“二次创业”|《长垣青年说》之白德欣
展企业家风采,赋能二次创业。长垣青年说,今天我来说。大家好!我是长垣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同时也是中威集团董事长--白德欣,出生在长垣市赵堤镇白庄村。那是一个临河而居、水墨如画的偏远小村,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我的童年就在那里度过。在缺衣少穿的岁月里,我有幸考入高中,当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然而阴差阳错,高中毕业后我没有继续求学。那时的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是重复老辈人的路子,做一个勤劳肯干的农民,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闯荡一番?经过辗转反侧的冥思,我下定决心要走自己的路。在这个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我冲破自身枷锁,甩掉重重顾虑,毅然扎进了业务经营的商海。东奔西走,南下北上,我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奋斗,我终于略有所成,积累了创业的第   一桶金。上个世纪90年代末,长垣的防腐施工行业蓬勃发展,一部分入行较早的防腐能人有的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成为企业家,有的经营范围遍布国家的多个地区,在许多大城市都站稳了脚跟,这也让我把目光投向防腐施工领域。一次机缘巧合,我随一位同学来到防腐工地,学习了防腐施工方面的技术、管理与经营。当时国家建设日新月异,各个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动工,我敏锐地意识到,防腐施工领域必将大有可为。星光不问赶路人,通过多次的争取与协调,2001年,我与成都电业局签下了第 一份防腐施工合同,从此正式开启了我的防腐创业之路。20多年间,我承接了数百个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亚洲第 一台300MW机组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等多项国家和省市重 点工程。因工程项目多在西南区域,我长期在川渝地区拼搏,与四川长垣商会的经济能人一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15年,在家乡领导的邀约和回归工程的感召下,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离开家乡多久,长垣始终是我的根,只有把根深深扎进家乡的沃土,才能枝繁叶茂。于是,2016年我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长垣,创办了中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数年苦心经营,中威集团已成长为河南省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单位,先后与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和总包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中威集团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经营业绩和纳税额度均进入长垣百强企业榜单。如果说我算成功的话,我认为自己成功的原因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顺应时代潮流,能在众多选择中选对道路。在此,我想对广大青年说以下几点:一、人生要有梦想,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任何时候都不要熄灭梦想的灯塔,要让梦想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二、长垣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攻坚期,无论是传统四大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还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积极推进,都正是广大青年才俊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三、长垣素来民营经济发达,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民营立市”的基本方针,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各种惠企、利企、助企政策十分成熟,干事创业的沃土已然具备。四、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潜力。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民营经济活力四射,广大青年要勇立潮头创伟业,不负青春向前行,用青春和智慧点亮梦想的星光!